紡織材料的起源-紡織趣聞
2020-06-27 13:34:58來源:陜西西安富民無紡
紡織材料的起源可追溯到幾千年前,那時候還沒有機織物和編織物,但已經出現了氈制品。古代游牧民族在實踐中發(fā)現并利用了動物纖維的縮絨性,將動物毛發(fā)如羊毛、胳駝毛加水、尿或乳精等通過腳踩、棒打等機械作用使纖維之間互相纏結,來制作毛氈。以現代技術來衡量,這種氈就是最早的紡織材料,今天的短纖維針刺法紡織材料是古代氈制品的延伸和發(fā)展。
考古證實,人類早在七千多年前就已養(yǎng)蠶抽絲制帛,用于制作服飾和服裝。馬端臨(公元 1254-1323年)撰寫的《文獻通考》中記載有:宋太祖“開寶七年(公元973年)五月,開封府封丘縣民程鐸家,發(fā)蠶簇,有繭聯屬自成被”宋代也曾記載過利用“萬蠶同結”制成過長2丈5尺、 寬4尺(7.68mX 1.23m)的平板繭。清代的《西吳蠶略》則更詳細地介紹了這種平板繭的制作方法:“害老不登箴,置于平案上,即不成繭,吐絲,滿案光明如砥,吳人效其法,以制團副,勝于紈素,即古之蠶紙也”。從原理上講,這種天然的平板繭類似于現代的紡絲成網法紡織材料。
公元前二世紀,我們祖先受漂紫的啟發(fā)發(fā)明了大麻造紙。這種漂繫和造戢的技術與現在濕法非織造布工藝原理又是非常接近的。